搜索
首页 作者

《寄赠天台石桥京行人》

无心曾看石桥去,有耳曾听石桥水。
俗尘未尽难重留,饭麻才竟归心起。
自从一别五春风,梦绕桥庵古复东。
雀噪亭前听茶鼓,蛇蟠砌外护瓜丛。
更忆依人两乌鹊,朝朝飞下映真阁。
树鹅土菌恣登盘,林麓素无虫兽恶。
江湖迢递皆畏途,谁知世上有华胥。
五百开士去虽久,犹余一老能清癯。
几年肋背不着席,栋宇增新间金碧。
风月忽寄盈尺书,约我重来共晨夕。
恨不速驾鸺鹠皮,屈伸臂项款山扉。
相逢定作解垢衣,水边石上同茹芝。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热爱。诗中出现的石桥、茶水、乌鹊、林麓等元素,描绘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而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中运用了很多生动的意象和象征,例如,“雀噪亭前听茶鼓,蛇蟠砌外护瓜丛”,通过雀噪、茶鼓、蛇蟠、瓜丛等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生动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画卷。又如“树鹅土菌恣登盘,林麓素无虫兽恶”,以树鹅、土菌等山林风物,描绘出山林的自然与和谐。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恨不速驾鸺鹠皮,屈伸臂项款山扉”等语句,直接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而通过与友人的交往,诗人也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寄赠天台石桥京行人》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感情有关**。作者李吕身处宋代,这是一个经济繁荣但政治混乱的时代。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波折,对世事有了深刻的理解。他深感人生如梦,充满了变化和无常,因此对佛教天台宗的教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吕在诗中表现了对石桥京行人的赞美,称他为“金仙”,表现了对佛教高僧的敬仰。同时,他也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他对石桥京行人的叮嘱“坚持一念”,也反映了他自身的处世哲学和人生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创作背景。
诗词关键字: 石桥 晨夕 盈尺
相关诗词
  • 1
    [唐]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
    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
    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
    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
    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
    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
    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
    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
    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 2
    [唐]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乱丛萦弱蕙,坠叶洒枯莲。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
  • 3
    [现代]
    十年不见山人面,寄得梅花来故人。
    梦里不知春色相,图中犹见老精神。
    笔花数点开天地,玉影一枝净无尘。
    子固补之多应俗,梅花君是旧前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