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分类标签: 描写春天
作品赏析
【注释】:
据此词原序所说,这首《菩萨蛮》当是戏拟王安石集句诗之作。
开首二句以极自然轻盈的笔法描绘了一幅闲适悠雅的溪桥野渔图。在一片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是烟是雨,叫人难以分辨,真是空翠湿人衣。在溪边桥畔,有渔翁正在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化用杜甫“无人觉来往 ,疏懒意何长”(《西郊》)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这句诗。两句诗不仅从字面看放在这里十分熨贴,而且从原作的意境看,也与这首词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诗句的媒介,将读者导向了杜甫的诗境,这些诗境又反过来丰富了这首词本身的意蕴。这样便活画出整个风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世界。
“江山如有待”为作者移用的杜甫《后游》中的诗句,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却推开自己不说,而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热烈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 ,通过拟人化的描写 ,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这样,词上下片意境相应,只将前面“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者自然地想到了开隐逸风气的陶潜,遂又随手拈来了杜甫的另一句诗“此意陶潜解”(《可惜 》),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隐逸的主题。
杜甫感叹生不逢时,恨不能词的最后二句“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接住杜甫“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杜甫《可惜 》)诗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学杜甫的感慨而是步先哲的后尘。作者决心归隐,但到底去何方,却无可告,不过如随之而去,一定会明白他的踪迹。这一结语将上面贯串下来的情志意趣,结束得非常工稳,飘逸而含蓄。
这首词全靠直接剥录他人诗句而成,虽非作词之正道,却也颇有移花接木之妙。
创作背景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下片前三句都是写景,后两句都是写情。上阕写溪桥野径之柳色,下阕写深闺门巷之杨花,章法分明。这首词意境优美,清新淡雅,情境宛然。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因此,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是,可以根据词的内容和风格,推测出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和情境。 从词中描绘的景象来看,可以感受到一种自然、清新、淡雅的氛围,这种氛围可能与黄庭坚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关。黄庭坚所处的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都比较敏锐。同时,黄庭坚本人也是一个热爱自然、追求清雅之风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的具体创作背景,但可以从词的内容和风格中,感受到一种自然、清新、淡雅的氛围,这种氛围可能与黄庭坚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关。
诗词关键字: 渔翁 自知 有待
相关诗词
  • 1
    [宋]
    榻上残书已倦摊,幅巾藜杖出柴关。
    卜居宿鹭眠牛处,觅句残芦败苇间。
    心逐间云横碧落,眼随飞鸟度青山。
    忽然信步苔矶上,又得渔翁作伴还。
  • 2
    [明]
    钱落叉头酒漫支,半醒半醉独吟时。
    诗科案月何曾负,交分投君不自知。
    《白苎》舞残杨柳月,青筇拄遍芰荷陂。
    渔歌又续前溪响,惊起水禽鸣夜池。
  • 3
    [宋]
    坐如有待思依依,看竹回廊出寺迟。
    窅窅绿荫清寂处,半窗斜日两僧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