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分类标签: 赞美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全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创作背景
《诗经》中的《无衣》是一首反映先秦时期人民生活和思想的诗歌,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这首诗产生在秦地,是一首军中战歌,反映了秦国人民在抗击西戎入侵时的英勇无畏和团结一心。因此,它的创作背景与战争、民族矛盾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关。 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无衣》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先秦时期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下一首
《无衣》
诗词关键字: 兴师 戈矛 偕行
相关诗词
  • 1
    [唐]
    一郡皆传此庙灵,庙前松桂古今青。山曾尧代浮洪水,
    地有唐臣奠绿醽。绕坐香风吹宝盖,傍檐烟雨湿岩扃。
    为霖自可成农岁,何用兴师远伐邢。
  • 2
    [宋]
    雄辞磅礴压群英,再战戈矛税更精。
    裴度韬钤无失律,武侯节制是神兵。
    千人尽服徂丘议,九合谁干小白盟。
    帝宋开基八十载,连登科目独为荣。
  • 3
    [宋]
    此身初不敢图安,老去偏忧行路难。
    欲调舟车难用法,偕行仆从只宜宽。
    已持食节多虞病,嫌重装囊少虑寒。
    且替疲兵弃守宅,诗成莫惜寄来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