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作品赏析
【注释】:

流火: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就已西沉了
觱发:风寒盛。栗烈:凛冽
一之日,二之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月
三之日,四之日:夏历正月,二月
于耜:整修农具。举趾:举足耕耘
[1]:音夜,给人食品
[2]:音郡,管农事的管家
仓庚:黄莺
懿筐:采桑用的深筐
女:女子,女奴。殆:恐
萑苇:长成的荻苇。
[3]:音枪,斧,受柄之孔方形
[4]:音局,伯劳鸟。载绩:纺麻
孔阳:甚为鲜明
[5]:草名,即远志。蜩:音条,蝉
陨箨:草木之叶陨落。箨音唾
同:会集。缵:继续
[6]:音宗,一岁的猪
[7]:音间,三岁的猪
穹窒:堵好墙洞。[8]:音尽,涂
郁:树名。[9]:音玉,李属
断壶:摘葫芦。叔苴:收拾青麻。苴音居
荼:音涂,一种苦菜。樗:音初,臭椿树
[10]: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
(11):音陶,绳子
凌阴:冰窖
兕觥:音四公,酒具
创作背景
《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社会的风俗、文化背景以及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周公遭受变乱、陷入政治危机有关。在这个背景下,陈后稷先公主张风化教育,从而启迪了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灵感,以反映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和农民的日常生活。 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陈奂的《诗毛氏传疏》,认为这首诗是在周公遭遇管蔡之变时创作的,与前者的时间相距甚远。 总的来说,《七月》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是诗人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反映。
上一首
《黍离》
下一首
《缁衣》
诗词关键字: 流火 微行 同归
相关诗词
  • 1
    [宋]
    夜枕回远梦,北窗觉微明。
    遥知扶桑曲,万顷摇光晶。
    江海已瀺灂,鱼龙俱震惊。
    大哉阳德敏,顷刻周四溟。
    天星黯余照,林飚飒先声。
    栖鸟不安巢,世务新营营。
    阳德固主动,与物皆流行。
    君子法天时,燕居尝夙兴。
    流火感隙驹,翰音伺鸡鸣。
    焚香奉真祠,篝衣寻六经。
    夜气犹未晓,神观则愈清。
    力省功或倍,心虚思弥精。
    道要处戒定,自伐如刀兵。
    书绅以自劝,因之遗友生。
  • 2
    [宋]
    江边有微行,诘曲背城市。
    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
    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
    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
  • 3
    [唐]
    闻君孤泛荆谿,陇首云随别恨飞。
    杜牧旧居凭买取,他年藜杖愿同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