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十年曾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愍俗诗。
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
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怪来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为十年前犍为县令所作的诗,描述了自己在那时的治县情况和心境。诗中提到了自己的才能和忠诚,以及县民的感激和欢迎。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赏析一下这首诗。 首先,首联“十年曾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愍俗诗”表明了作者曾在犍为县担任过县令,同时提到县内曾有人吟咏愍俗诗,可能是表达对县民风化的关心和担忧。 颔联“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才华和忠诚。被同僚赞叹为能够担任御史一职,这说明作者在治理县政方面的才能和才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同时,作者果真因为忠诚进谏而被委任了军职,这也显示了作者的忠诚和才华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颈联“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则描绘了作者在犍为县的治理情况。作者希望像会稽一样让县民们感到荣耀,同时也像冯翊一样对县民们寄予厚望。这表明作者在治理县政方面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和方法,希望能够让县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尾联“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怪来迟”则表达了作者对犍为县的留恋和不舍。船只在河堤旁系泊后不久,作者就要离开了,这让作者感到惋惜和不舍。同时,“南公应已怪来迟”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犍为县的感激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犍为县的治县情况和心境,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才华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犍为县的感激和留恋之情。这首诗通过语言精炼、意蕴深厚等特点,展示了作者卓越的诗歌才华和对犍为县深深的情感。
创作背景
苏洵的《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变动有关。首先,从标题来看,这首诗是为了送别吴待制中复赴任潭州而作。吴待制中复是一位宋代官员,他的职务变动引发了苏洵的创作。其次,潭州在当时的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都比较显著,因此吴待制中复的赴任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此外,苏洵作为宋代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与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因此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状况或政治事件。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下一首
《鹭鸶》
诗词关键字: 河堤 御史
相关诗词
  • 1
    [元]
    河堤烟树渺云沙。七香车。更天涯。万古千秋,幽恨入琵琶。想到都门南下望,金缕暗,玉钗斜。津桥春水浸红霞。上阳花。落谁家。独恨经年,培养牡丹芽。寒雁归时凭寄语,莫容易,损容华。
  • 2
    [宋]
    忆昨我初往,斗杓正南陬。
    阳气已汗漫,伏阴才如勾。
    既见御史公,文书烦校雠。
    时时延上坐,不听毁者谋。
    公兄东溪老,博我诗之幽。
    轩然肯相顾,妙语吐如流。
    诸郎冰雪姿,学问谁朋俦。
    其长遇我厚,久要何绸缪。
    感知不忍去,坐阅四月周。
    寒暑无停机,忽忽今已秋。
    我学曾几何,我怀良独忧。
    亲庭催我归,岁晏无寒不。
    朋友催我归,仁义相讲求。
    山林本其性,麋鹿本其游。
    再拜谢所知,去去毋苦留。
  • 3
    [宋]
    锦屏夜夜。绣被熏兰麝。帐卷芙蓉长不下。垂尽银台蜡灺。脸痕微著流霞。瞢腾越恁秾华。破睡半残妆粉,月随雪到梅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