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分类标签: 三年级上册
作品赏析
这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创作背景
王昌龄的《采莲曲》创作背景是他在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被贬为龙标尉时,在一次到城外东溪的荷池游玩时,看到了酋长的公主和蛮女阿朵在荷池中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美景和美人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采莲曲》。诗歌描绘了采莲少女的劳动场景,用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她们的美丽和活力,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诗词关键字: 罗裙 荷叶 芙蓉
相关诗词
  • 1
    [唐]
    春暮黄莺下砌前,水精帘影露珠悬,绮霞低映晚晴天。
    弱柳万条垂翠带,残红满地碎香钿,蕙风飘荡散轻烟。
    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萋,金铺闲掩绣帘低。
    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
    晚起红房醉欲消,绿鬟云散袅金翘,雪香花语不胜娇。
    好是向人柔弱处,玉纤时急绣裙腰,春心牵惹转无憀。
    一只横钗坠髻丛,静眠珍簟起来慵,绣罗红嫩抹苏胸。
    羞敛细蛾魂暗断,困迷无语思犹浓,小屏香霭碧山重。
    云薄罗裙绶带长,满身新裛瑞龙香,翠钿斜映艳梅妆。
    佯不觑
  • 2
    [宋]
    新蝉上树空遗蜕,野雀哺雏争小虫。
    粉沾衣袖竹枝雨,香满水亭荷叶风。
  • 3
    [宋]
    隔岸茅茨低小,临溪草径横斜。
    杨柳已无余叶,芙蓉尚有残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