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谈

萧何和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知道了为什么却不阻止?

说到萧何吕后还有张良啊其实也还是真的是有点点的尴尬的,因为真的就是三个人一台戏啊,最近不少的网友也说我了,其实萧何和吕后是有密谋杀韩信的,但是其实这件事情张良却又是知道的,那么张良又为什么不去阻止呢?这里面又有什么样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下面继续跟随小编解析看看!

萧何和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知道了为什么却不阻止?

“汉初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韩信,作为刘邦夺得天下的骨干,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韩信号称军神统兵杀伐无人能出其右,萧何老成谋国运筹帷幄,而张良以奇谋见长多谋善断,多次救高祖刘邦于危难。

从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之后的表现看,在功臣里面没有被收拾的人不多,就算是萧何也是用了自污免罪的方式,才没有被刘邦迫害得以善终。张良的封号是留候,我看这个封号很恰如其分,就下了什么,放弃了什么都是很清楚的。张良放弃了财富,放弃了地位,放弃了对于权力的争夺,留下了自在清静的心,留下了与世无争的一份坦然心情。

对于萧何和吕后谋杀韩信,这件具体的事情上来看,首先在正史里并没有提到张良是否知情,我们假设张良知情,他会采取什么行动呢?我的看法是张良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处死韩信本来就是刘邦的意思

做为刘邦的心腹谋士,张良知道韩信的死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而已。早在韩信要挟刘邦加封他为齐王的时候,韩信的丧钟就已经敲响了,收留项羽的爱将钟离昧又进一步让刘邦坚定了除掉韩信的想法。但是凡事都要有个过程和步骤,于是第一步是去掉韩信的兵权,这里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谋,削去了韩信的兵权。没有了部队的韩信就像老虎拔掉了獠牙,已经不足为虑了。杀还是不杀,就看刘邦的一句话。吕后和萧何不过是执行人,没有高祖刘邦的默许,吕后和萧何是没有胆量干掉韩信的。

萧何和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知道了为什么却不阻止?


二、韩信准备和陈稀造反,不值得救

韩信和造反的陈稀是有勾连的,这点在正史里是有记载的,当时韩信表示自己可以做为内应,只要陈稀在外造反,韩信可以做为内应,这是要谋夺大汉天下,对于这种情况,不仅吕后和萧何不会同意,张良也不会认同,这不仅是不臣之心的问题,还关乎到国家的统一问题,楚汉相争多年,民生凋敝大家都痛恨战乱,但是韩信和陈稀还要造反,这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吗?

萧何和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知道了为什么却不阻止?

三、韩信是害死郦食其的元凶

郦食其做为刘邦最得力的谋士,他的死是韩信一手造成的,而且死的很悲壮被齐王广烹杀。郦食其本来去劝降齐王田广已经成功了,但是韩信怕郦食其抢自己的风头,趁着齐国军队松懈,一举击溃了齐军。田广大怒认为是郦食其背信弃义欺骗自己,因此就把郦食其烹杀了。这件事是韩信一生的污点,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韩信的人品低下,是个无信无义之人,对于这种人张良更没有救他的理由。

萧何和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知道了为什么却不阻止?
相关杂谈
  • 1
    在古代,朝堂之上大家都是拉帮结派,尔虞我诈,誓死要让自己搏出头,不过历史上也有真兄弟的故事。刘邦当上皇帝以后,手下的两位功臣萧何和曹参就闹过不和,但是在萧何去世后曹参反而在按照萧何制定的规则做事,而且还承认自己不如萧何。但两人在世的时候,可以说满朝的人都知道曹参不服萧何,还处处为难他,检验真情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啊。
  • 2
    吕雉在历史上很出名,在刘邦死后执掌汉朝政权十多年,将吕家的地位抬得非常高,同时又极力打压刘家,刘邦的儿子们几乎被她杀光。那么在这中间,有两个值得一提的人,他们面对吕雉的行为,进行了截然相反的选择,这不同的选择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结局呢?
  • 3
    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手下著名的谋士,虽然都受到重用,但是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谋士之路。张良出身贵族,所受到的教育绝非一般人能比,陈平出身低微,几经坎坷才从小官一步步走向丞相。但是既然身为谋士,两人的计谋和对事情的观察力自然也不同于常人。那么,这样出身不同的两个人,究竟谁要更胜一筹呢?
  • 4
    被人称为军神的韩信一向认为,带兵出征,士兵自然是越多越好,胜算也会大一些,事实上,他的战绩也的确让人敬佩。只不过,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例外的时候,比如以少胜多的战役,而且诸葛亮也提出兵贵在精而不在多。那么,究竟是多一些好还是精一些好?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