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ié huī
繁体字:節麾 意思:(节麾,节麾)
1.古代朝廷授予大将的符节和令旗。 ▶宋·王安石《贺韩魏公启》:“兼两镇之节麾,备三公之典策。” ▶清·曼殊室主人《班定远平西域》第二幕:“朕今特举行军旗亲授式,以重使命,卿请前席祗受节麾呀!” 2.用为对职掌兵权者的敬称。 ▶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其与百制府书云:‘……额自上去 解释:1.古代朝廷授予大将的符节和令旗。
2.用为对职掌兵权者的敬称。
造句:斌俟节谒陵时,故献膳羞,遽使撤去,诡称节麾出之。宋王安石《贺韩魏公启》:“兼两镇之节麾,备三公之典策。”林佶《施靖海侯祠》诗:“左旗右鼓奠南陲,谁拥貔貅建节麾。我知府、运使、华文 首字母缩写:jh
【拼音】jiéhu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