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fú yī
繁体字:拂衣 意思: 1.提起或撩起衣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叔向﹞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注:“拂衣,褰裳也。”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于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 详细释义:1.甩动衣袖,以示不悦或发怒。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 2.振拂其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3.归隐。宋?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似]1.拂袖
造句:”拂衣而起,希烈惭,亦呵止。僧饭黄昏,松门⑩凉月拂衣裳。上若谓身不堪,便当拂衣而退。⑥振衣两句:振衣,振拂衣服。 首字母缩写:fy
【拼音】fú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