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jiè xíng
繁体字:戒行
意思: 1.佛教指恪守戒律的操行。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宋云、惠生见彼比丘戒行精苦,观其风范,特加恭敬。” ▶宋·郭彖《睽车志》卷四:“郭门外精舍;老僧戒行严洁。”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宋时王通禅师,修行了五十年,因触了知府柳宣教,被他设计,教妓女红莲假扮寡妇借宿,百般诱引,坏了他的戒行。” ▶《朱元璋传》第六章
解释:1.佛教指恪守戒律的操行。 2.登程,出发上路。
详细释义:佛教用语。指随顺戒体,在身、语、意三方面都能遵守戒律的行为。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中:『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言??。』唐?李邕?大照禅师塔铭:『心源久寂,戒行弥高。』
造句:尼智仙本河东刘民女,有戒行。不知戒行威仪,岂识律诠轨范。(四)愿我积集一切戒行功德。戒律中某一类犯戒行为的总称。
首字母缩写:jx
【拼音】jièx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