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jiè guī
繁体字:介圭
意思:亦作“介珪”。 大圭。圭,上尖下方的一种玉。 ▶《书•顾命》:“太保承介圭。” ▶孔传:“大圭尺二寸,天子守之。” ▶《诗•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 ▶郑玄笺:“圭长尺二寸谓之介。非诸侯之圭。” ▶《后汉书•张衡传》:“服衮而朝,介圭作瑞。” ▶唐·皎然《赠李中丞洪》诗:“地裂大将封,家传介珪瑞。”
解释:1.亦作"介珪"。 2.大圭。圭,上尖下方的一种玉。
详细释义:圭,一种上尖下方的玉。介圭指一尺二寸长的大玉。诗经?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服衮而朝,介圭作瑞。』或作『介?』。
造句:锡介圭以作瑞,宅附庸而开宇。锡尔介圭(30),以作尔宝。俗嫌龙节晚,朝讶介圭赊。今便肃奉天策,钦承介圭。
首字母缩写:jg
【拼音】jiè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