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īng huī
繁体字:旌麾 意思:亦作“旍麾”。 1.帅旗。 ▶《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大破遂军,得其旌麾。” ▶《梁书•武帝纪上》:“旍麾所指,威稜无外。” ▶唐·卢象《送赵都护赴安西》诗:“下客候旌麾,元戎复在斯。”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凡二公旌麾所驻,盗贼为之潜踪。” 2.泛指旗帜。 ▶《旧唐书•封常清 解释:①帅旗。用羽装饰的军旗,用以指挥军队破敌军夺其旌麾。②借指军队或军旅之事奉辞伐罪,旌麾南指。
造句:步壁垒之常制,识旌麾之所停。沓英律以气盛,绕旌麾而剑寒。树旌麾于秦岭,造阿房于咸阳。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 首字母缩写:jh
【拼音】jīnghu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