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uàn shù
繁体字:卷束 意思:捲起捆束。 ▶唐代以前,书用卷子,数卷为一束,故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 ▶王利器集解:“郝懿行曰:‘古无镂版书,其典籍皆书绢素作卷收藏之,故谓之书卷;其外作衣帙包裹之,谓之书帙。’器案:书之多卷者,则分别部居,各为一束……则书札卷束,唐时犹如此也。” 解释:1.卷起捆束。唐代以前,书用卷子,数卷为一束,故称。
造句:三伏此中消,万卷束高阁。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④卷轴:古代帛书或纸书,用轴卷束,故称卷轴。,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 首字母缩写:js
【拼音】juǎn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