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kǎ lún
繁体字:卡倫
英语:Caren
意思:(卡伦,卡伦)清代在东北、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处设官兵瞭望戍守,并兼管税收等事的地方叫卡伦。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乌鲁木齐遣犯刘刚……将出境矣,夜遇一叟,曰:‘汝逋亡者耶?前有卡伦,恐不得过。’”注:“卡伦者,戍守瞭望之地也。” ▶清·龚自珍《蒙古臺卡志序》:“卡伦:以山为卡伦,以河为卡伦,以楼望为卡伦,二十五部四喀尔喀如其境。”
解释:1.清代在东北﹑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处设官兵了望戍守,并兼管税收等事的地方叫卡伦。
详细释义:清代在东北、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设置官兵戍守?望、兼管税收等事的处所。或称为『边台』。
造句:卡伦帮助琼做家务。卡伦号是护送船只到俄国去的,途中遇到敌人潜水艇的鱼雷袭击。最初在欧洲有口皆碑的美国诗里面,有一首是威廉卡伦布莱恩特(1794-1878)在一八一五年写的,歌唱那种常见的水
首字母缩写:kl
【拼音】kǎl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