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kāi jì
繁体字:開濟
意思:(开济,开济) 1.形容情操志向开通美好。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和逌﹞才爽开济,官至廷尉、吏部尚书。” ▶《梁书•张惠绍传》:“张惠绍志略开济,干用贞果。” ▶宋·苏轼《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尚书左丞王存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之一:“以卿忠义开济,何施不宜。” 2.开创并匡济。 ▶唐·杜甫《蜀相》诗
解释:1.形容情操志向开通美好。 2.开创并匡济。
详细释义:开创基业,匡济时政。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等传?评曰:『王昶开济识度,王基学行坚白。』唐?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造句:“借给耕牛耔谷,以开济农民。宣开济笃素,为元帝丞相舍人。尚书开济荐祖自代,未及用而卒。他35岁才离开济南,留京任职
首字母缩写:kj
【拼音】kāijì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