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è xuē
繁体字:刻削 意思: 1.雕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 2.形容(山石或楼臺)棱角分明,峥嵘峭拔。 ▶《魏书•萧衍传》:“大兴寺塔,广缮臺堂,昭阳到景,垂珠衔璧,峥嵘刻削。”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志一》:“山半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 3.苛刻,严酷。 ▶《史记•秦始皇本纪 解释:1.雕刻。
2.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
3.苛刻,严酷。
4.侵害;剥夺。
5.节俭。 6.剪裁;删节。 7.谓造语工巧,文笔峻拔。 详细释义:1.苛刻、严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卷八十五?唐临传:『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2.剥削、剥夺。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4砜滔髦詈睢!荒鲜法B卷七十七?恩幸传?沈客卿传:『客卿每立异端,唯以刻削百姓为事。』 3.生活检朴。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乐为俭勤,自刻削不干人,以矫时弊。』 4.雕刻、雕琢。汉?王充?论衡?量知:『雕琢刻削,乃成为器用。』 5.形容文笔深刻峻咀元?陶宗仪?南村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kx
【拼音】kèxu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