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刻时

读音:kè shí

繁体字:刻時

意思:(刻时,刻时)
犹即时。
  ▶唐·丁用晦《芝田录•催阵使》:“﹝李德裕﹞具言上意,曰:‘中丞必一行,责戎帅,早见成功,慎无违也。’回刻时受命。于是具名以闻。”
  ▶宋·范仲淹《延州谢上表》:“刻时莅事,翌日兴师。”
  ▶《英烈传》第三一回:“太祖大喜,即命李善长草记其事,刻时起兵。
  ▶刘基等送至江岸而别。”

解释:1.犹即时。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ks

【拼音】shí

【包含刻时的诗词】
《寄滁州欧阳永叔》
昔读韦公集,固多滁州词。
烂熳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君今得此郡,名与前人驰。
君才比江海,浩浩观无涯。
下笔犹高帆,十幅美满吹。
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
寻常行舟舻,傍岸撑牵疲。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为。
仲尼著春秋,贬骨常苦笞。
後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君能切体类,镜照嫫与施。
直辞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此外有甘脆,可以奉亲慈。

上一篇
刻字
下一篇
刻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