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è qiào
繁体字:刻峭 意思: 1.高峻;挺拔。 ▶唐·解彦融《雁塔》诗:“峥嵘彻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崄恐迷坠。” ▶宋·苏洵《木假山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 2.苛刻;严酷。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先生独不闻秦之时耶?……宰相刻峭,大理峻法。” 3.文笔峻拔。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十: 解释:1.亦作"刻陗"。高峻;挺拔。
2.苛刻;严酷。
3.文笔峻拔。 详细释义:1.形容文笔深刻峻咀如:『他见解精微,文字刻峭。』 2.严酷、苛刻。汉?王舀B四子讲德论:『宰相刻峭,大理峻法,处位而任政者,皆短于仁义,长于酷虐。』
造句:田叔为人刻峭廉洁,并以此自得。……宰相刻峭,大理峻法。③刻廉:刻峭廉洁。他早年作诗,专以黄庭坚为典范,生新刻峭,旨 首字母缩写:kq
【拼音】kèqià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