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kè shū
繁体字:課輸
意思:(课输,课输)徵收赋税。 ▶《晋书•刘超传》:“课输所入,有踰常年。” ▶《魏书•释老志》:“请听荀子等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
解释:1.征收赋税。
造句:传》:“课输所入,有逾常年。“输籍,凡民间课输,皆籍其数,使州县长吏不得以走弄出没”。《北史?刘藻传》:“秦人恃险,率多粗暴,或拒课输,或害吏长。”胡三省注:“输籍,凡民间
首字母缩写:ks
【拼音】kèsh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