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ǒu shí
繁体字:口實 短语:端 由头 故 托词 挡箭牌 托辞 遁词 借口 英语:veil 意思:(口实,口实)
1.口中食物。 ▶《易•颐》:“自求口实。” ▶孔颖达疏:“求其口中之实也。” ▶高亨注:“须自求口中之食物。”引申为食品。亦指饮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明敕下以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 ▶李贤注引《汉官仪》:“口实,膳羞之事也。” ▶《魏书•夏侯道迁传》:“好言宴,务口实 近义词:
话柄 解释:〈书〉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贻人~。 详细释义:1.粮食。易经?颐卦:『自求口实。』晋?江统?徙戎论:『且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 2.俸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君臣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3.谈话、批评的内容、资料或依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似]??话柄
造句:很多政府试图对进口实行配给制。这便给他一个极好的口实来离开她。他惯于伪造口实。其他的动物又可能以修饰或方便为口实被
例句:他的借口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His excuse really takes the biscuit![谚]不知法不能作为免罪的口实。 I-of the law excuses no man. 首字母缩写:ks
【拼音】kǒush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