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kū shì
繁体字:窟室
意思: 1.地下室。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 ▶杜预注:“窟室,地室。” ▶《史记•刺客列传》:“光(吴·公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作“窋室”。 ▶《晋书•隐逸传•张忠》:“其居依崇巖幽谷,凿地为窟室。” ▶清·纪
解释:1.地下室。 2.春秋郑伯有为窟室﹐彻夜饮酒欢娱﹐后借指畅饮欢娱之所。
详细释义:掘地为室,即地下室。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伯有嗜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北周?庾信?小园赋:『尔乃窟室徘隹聊同凿坏。』亦作『窟宅』。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ks
【拼音】kūshì
1、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