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匡谏

读音:kuāng jiàn

繁体字:匡諫

意思:(匡谏,匡谏)
匡正谏诤。
  ▶《史记•儒林传•伏生》:“﹝儿宽﹞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从容得久,然无有所匡谏。”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群臣罢朝之后,聪恆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动辄匡谏。”
  ▶《明史•儒林传二•邓以赞》:“万历初,座主张居正枋

解释:1.匡正谏诤。

造句:王闳担任中常侍,多有匡谏。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宏益。式必内尽匡谏,外极防闲,不绝明矣。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

首字母缩写:kj

【拼音】kuāngjiàn

上一篇
匡定
下一篇
匡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