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盭绶

读音:lì shòu

繁体字:盭綬

意思:(盭绶,盭绶)
诸侯王佩的印绶。色黄而近绿,因用荩草染制,故名。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盭绶。”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盭,草名也,出琅邪·平昌县,似艾,可染绿,因以为绶名也。”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杨妃专宠帝室,金印盭绶,宠遍于铦·钊;象服鱼轩,荣均于秦·虢。”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ls

【拼音】shòu

【包含盭绶的诗词】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秾华从妇道,釐降适诸侯。
河汉天孙合,潇湘帝子游。
关雎方作训,鸣凤自相求。
可叹凌波迹,东川遂不流。
舜华徂北渚,宸思结南阳。
盭绶哀荣备,游轩宠悼彰。
三川谋远日,八水宅连冈。
无复秦楼上,吹箫下凤凰。
上一篇
砺带
下一篇
立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