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líng duó
繁体字:鈴鐸 意思:(铃铎,铃铎)
1.金属响器名。大者为铃,小者为铎。作为警戒、教化、斋醮、奏乐之用。 ▶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犹铃铎警耳,钟鼓骇心。” ▶宋·洪迈《夷坚丁志•沅州秀才》:“俄闻铃铎音,若数壮夫负巨水,欲上复下。” 2.挂于殿、阁、塔、观檐角的风铃。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中门当涂,有三精舍,上 解释:①金属发声器。铃大铎小。用于警戒、斋醮、奏乐等铃铎警耳。②铃铛。挂于牲畜颈间,或作儿童玩具、饰物脖子上挂着一个小铃铎。③挂于建筑物上的风铃中门当途,铃铎虚悬。
造句:寺庙中以铃铎声召众出坡劳作。连山铃铎频摇响,看日近帝都旁。铃铎,徐风吹拂,叮当谐鸣。烧香涂香铃铎幡盖而供养者。 首字母缩写:ld
【拼音】língdu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