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旒纩

读音:liú kuàng

繁体字:旒纊

意思:(旒纩,旒纩)

 1.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纩,信充符玺。”
  ▶唐·欧阳詹《吊汉武帝文》:“爱深宫秘殿者,可以垂旒纩;好青山绿水者,可以栖江湖。”
  ▶清·顾炎武《京师作》诗:“其内廓干清,至尊俨旒纩。”
 
 2.借称帝王。
  ▶唐·李尚一《开

解释:1.有垂旒与黽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 2.借称帝王。

造句:伏愿暂辍旒纩,览臣所谒。于是三阶平焕,四海殷昌,旒纩无为,?廊多暇。伏惟陛下暂辟旒纩,少垂听览,独决圣心,无取疑议。清顾炎武《京师作》诗:“其内廓乾清,至尊俨

首字母缩写:lk

【拼音】liúkuàng

【包含旒纩的诗词】
《水调歌头·螯禁辍颇牧》
鳌禁辍颇牧,熊轼赖龚黄。
一时林莽千险,蜂午要驱攘。
金版六韬初试,烟敛山空野迥,低草见牛羊。
旒纩释南顾,戈甲濯银潢。
玉书下,褒懿绩,促曹装。
帝宸天近,红旆东去带朝阳。
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应记依刘客,曾此奉离觞。
上一篇
懰栗
下一篇
斿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