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liú kuàng
繁体字:旒纊 意思:(旒纩,旒纩)
1.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纩,信充符玺。” ▶唐·欧阳詹《吊汉武帝文》:“爱深宫秘殿者,可以垂旒纩;好青山绿水者,可以栖江湖。” ▶清·顾炎武《京师作》诗:“其内廓干清,至尊俨旒纩。” 2.借称帝王。 ▶唐·李尚一《开 解释:1.有垂旒与黽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
2.借称帝王。
造句:伏愿暂辍旒纩,览臣所谒。于是三阶平焕,四海殷昌,旒纩无为,?廊多暇。伏惟陛下暂辟旒纩,少垂听览,独决圣心,无取疑议。清顾炎武《京师作》诗:“其内廓乾清,至尊俨 首字母缩写:lk
【拼音】liúkuà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