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流刑

读音:liú xíng

繁体字:流刑

英语:banishment

意思:把犯人遣送到边远地方服劳役的刑罚。此刑始于秦·汉,隋定为五刑之一,沿至清。
  ▶《隋书•刑法志》:“其制,刑名五:一曰死……二曰流刑,谓论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百,髡之,投于边裔,以为兵卒。未有道里之差。其不合远配者,男子长徒,女子配舂,并六年。”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干德元年》:“癸酉,吏部尚书张昭等详定五刑之制,凡流刑四,徒、杖、笞刑各五。”

解释:古代把犯人押送到边远地方服劳役的刑罚。

详细释义:流放远方的罪刑。隋书?卷二十五?刑法志:『流刑,谓论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百,髡之,投于边裔,以为兵卒。』

造句:唐代流刑新辨宋代流刑考略流放放逐到一个流刑地谈话涉及斯佩兰斯基,他忽然被判处流刑以及有人捏造事实指控他叛国的消息甫

首字母缩写:lx

【拼音】liúxíng

【用流刑造句】

1、從法理上講,即便有自首情節,徒流刑的處罰結果也實在是罰不當罪。

上一篇
流散
下一篇
流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