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liú zéi
繁体字:流賊
意思:(流贼,流贼)四处流窜的盗贼。旧时多用于对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明·王琼《双溪杂记》:“当流贼内乱之时,而胡虏不侵,犹能支也。”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闻流贼陷京都,崇祯惨亡,不胜髮指。”参见“流寇”。
解释:1.四处流窜的盗贼。旧时多用于对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造句:後遭流贼之变,夫与妇俱死节。六年夏,流贼大扰河北、畿南。十五年,流贼破袁州,犯吉安。知盱眙县,力御流贼,邑赖以全。
首字母缩写:lz
【拼音】liúzé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