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六詔 意思:(六诏,六诏) 解释:1.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 详细释义:诏,蛮夷的王或首领。六诏指唐代西南夷六个部落的总称。在今四川及云南二省交界地,即蒙?`、越析、浪容、??、施浪、蒙舍(蒙舍处最南,亦称为『南诏』)。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宋?陆游?晚登横溪阁诗:『瘴雾不开连六诏,俚歌相答带三巴。』 造句:鸟道衣边接,六诏蛮云杖底来。六诏中蒙舍诏在南方,因称南诏。开堂之日,六诏的首领都来祝贺。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 首字母缩写:l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