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iǎo zhì
繁体字:錶識
意思:(表识,表识)标记;标帜。 ▶《汉书•王莽传下》:“初,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 ▶清·蒋士铨《第二碑•赓韵》:“当日籛公移藩仓卒,只立一碑表识而去。”
解释:1.亦作"表帜"。 2.标记;标帜。
详细释义:1.标记。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下:『初,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三国志?吴书?周鲂传:『井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或作『表志』。2.标上记号。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若无亲属,可于官?嫉卦嶂,表识姓名,为设祠祭。』
造句: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说文》:“笺,表识书也。画界者,封土为台,以表识疆境也。
首字母缩写:bs
【拼音】biǎozhì
1、这些用了一个高亮的小灯泡来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