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lóng shī
繁体字:龍虱
英语:dytiscid
意思:(龙虱,龙虱) 1.亦作“龙蝨”。昆虫名。成虫体椭圆形,扁平,黑色或褐色,幼虫体细长。常居水中,夜出飞翔。 ▶广东、福建常捕以为食品。 ▶明·陈懋仁《泉南杂志》:“龙虱,如牛粪上虫,似黑而薄,噼食之,小有风味。”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粤人之食鸟兽虫》:“粤东食品,颇有异于各省者,如犬、田鼠……龙蝨、禾虫是也。”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七》
解释:1.亦作"龙虱"。昆虫名。成虫体椭圆形,扁平,黑色或褐色,幼虫体细长。常居水中,夜出飞翔。广东﹑福建常捕以为食品。 2.一人划的小船。
详细释义:动物名。昆虫纲鞘翅目龙虱科。栖息于池沼中,体呈椭圆形,体长约二至六公分,体色黑褐而具光泽。以水中昆虫、小鱼及蝌蚪等为主食。龙虱的生活史很长,完成一世代约需二至五年。
造句:
首字母缩写:ls
【拼音】lóngshī
1、 水甲虫,又称为“龙虱”,常常和大蒜、生姜一起炒熟,作为小菜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