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lóng shēn
繁体字:龍身
意思:(龙身,龙身) 1.龙的身躯。 ▶《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 ▶《淮南子•墬形训》:“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亦指似龙之身,夭矫的躯干。 ▶清·黄始《山东四女祠记》:“碑前枯树,半无枝叶,秃而龙身。” 2.《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
解释:1.龙的身躯。 2.《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造句:龙身多是石壁悬梯,惊而获趣。龙身起伏摇摆,两个龙头并排。系统一起协调恐龙身体的功能。长长的龙身围绕着北极星半圈。
首字母缩写:ls
【拼音】lóngsh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