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漉漉

读音:lù lù

繁体字:漉漉

意思:
 1.象声词。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何景明《七述》:“马则骅骝赤骥,紫燕青骊,漉漉师师,駪駪骙骙。”
 
 2.湿貌;流貌。
  ▶《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

解释:1.象声词。 2.湿貌;流貌。 3.莹润貌。

详细释义:湿润的样子。唐?李贺?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造句:鹿雪禾黑黑的长发,湿漉漉的。”张秀花捋了捋湿漉漉的头发。到处是湿漉漉的瑟瑟发抖的人。湿漉漉的天气,什么都很烦躁。

首字母缩写:ll

【拼音】

【包含漉漉的诗词】
《纪事》
吾父矢报国,战死于蓟丘。
父马为贼乘,父尸为贼收。
父仇不能报,有愧秦女休。
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杀贼血漉漉,手握仇人头。
贼众自相杀,尸横满坑沟。
父体舆梓归,薄葬荒山陬。
相期智勇士,概焉赋同仇。
蛾贼一扫清,国家固金瓯。
【用漉漉造句】

1、春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响声,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上一篇
鹭序
下一篇
緑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