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ǎ liè
繁体字:馬鬣 英语:a mane 意思:(马鬣,马鬣)
1.马鬃。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松有两鬣、三鬣、七鬣者,言如马鬣形也。” ▶《新唐书•叛臣传上•僕固怀恩》:“怀恩至渭水,无舟,抱马鬣以逸,收散卒还河东。” ▶宋·陆游《秋郊有怀》诗之四:“永怀桑干河,夜渡拥马鬣。” 2.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唐·李白《上留田行》:“ 解释:1.亦作"马魆"。
2.马鬃。
3.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详细释义:1.马颈上的长毛。 2.坟地。因坟地上所封的土,形状有如马鬃。故称为『马鬣』。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把马鬣高封,立个死士碑。』
造句:马鬣新封,干净是、先朝黄土。荷蕊迎来马鬣封,后裔重重贵。杏地曰牛眠地,筑坟曰马鬣封。’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 首字母缩写:ml
【拼音】mǎli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