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án lǐ
繁体字:蠻裏
意思:(蛮里,蛮里)亦作“蛮俚”。 古代少数民族蛮人的别称。 ▶《后汉书•南蛮传序》:“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 ▶李贤注:“里,蛮之别号,今唿为俚人。” ▶章炳麟《思乡原下》:“自顷谈者以邹鲁比德蛮俚,谓颜回乞儿,孙卿屠家公,老聃木禺行尸,古籍复尽废不诵。”
解释:1.亦作"蛮俚"。 2.古代少数民族蛮人的别称。
造句:一官忽堕百蛮里,文采争怜孤凤凰。”《人民文学》1977年第2期:“人还没得两根门槛高,抓辫子倒蛮里手。,制止了群婚,结束了野蛮里代,人类文明时代最初就从此开始了。?南蛮传序》:“
首字母缩写:ml
【拼音】mánl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