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áo cí
繁体字:茅茨
意思:亦作“茆茨”。 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 ▶《墨子•三辩》:“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 ▶《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钱起《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侯方域《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详细释义:用茅草盖的屋子。唐?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便如唐尧土阶三尺,茅茨不剪。』亦作『茆茨』。
造句:按传统的说法是早期的英国移民以朝圣者为名举行了在1621年在普利茅茨举行了第一次欢庆会。作品款型浑厚大气,精工雕琢,巧琢的山下的老人、山顶上的怪石、古朴的松树,远近错落有致,极具欣赏性,使人不禁联想到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首字母缩写:mc
【拼音】máoc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