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iào zhǔ
繁体字:廟主
英语:head priest of a temple
意思:(庙主,庙主) 1.宗庙中的牌位。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上祭。” ▶《北史•林邑传》:“入其都,获其庙主十八枚,皆铸金为之,盖其国有十八世。” ▶《明史•徐忠传》:“城陷,捧庙主自焚死。” 2.寺庙的住持。 ▶《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到了庙中,庙主自然出来迎接。”
解释:1.宗庙中的牌位。 2.寺庙的住持。
详细释义:1.庙神?庙里的木主。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上祭。』2.总管全庙事务的主持。醒世恒言?卷十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到了庙中,庙主自然出来迎接。那时掷盏为号,即便捉了。』
造句:父亡,接任为萧王庙主持道士。火神庙主要供奉南方火德真君。8岁出家,曾任嘉定城隍庙主持。各地的知名寺庙主持云集凤阳。
首字母缩写:mz
【拼音】miàozhǔ
1、汤王弃戈下马,手持轩辕黄金剑单人闯入太庙主殿,挥剑疾斩,三大邪刀被击成碎片封印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