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íng chán
繁体字:鳴蟬
意思:(鸣蝉,鸣蝉)寒蝉;秋蝉。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李善注引《礼记》:“孟秋,寒蝉鸣。” ▶唐·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
解释:1.寒蝉;秋蝉。
造句:鸣蝉韩国夏季当有台风吹袭时常有蝉鸣。周日报道,台风“鸣蝉”携带强力大风袭击韩国,造成了至少74人死亡,迫使2万5千人逃离家园。
首字母缩写:mc
【拼音】míngchán
1、 哇鸣蝉噪的夏天来临了,两岸绿树成荫。傍晚,小河沸腾了起来,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小河游泳嬉戏,浣衣的姑娘一路欢笑;唱晚的渔舟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