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íng tiáo
繁体字:鳴蜩 意思:(鸣蜩,鸣蜩) 蝉的一种,亦称秋蝉。体黑色,长一寸余,翅色赭褐,脉黄色,胸腹部下被白粉,鸣器小而成卵圆形,秋间日没时常长鸣不已。亦谓蝉鸣叫。 ▶《诗•豳风•七月》:“四季秀葽,五月鸣蜩。” ▶毛传:“蜩,螗也。” ▶孔颖达疏:“《方言》曰:楚谓蝉为蜩,宋·卫谓之螗,陈·郑谓之蜋蜩,秦·晋谓之蝉。是蜩、蝉一物方俗异名耳。” ▶宋·范成大《初归石 解释:1.蝉的一种,亦称秋蝉。体黑色,长一寸馀,翅色赭褐,脉黄色,胸腹部下被白粉,鸣器小而成卵圆形,秋间日没时常长鸣不已。亦谓蝉鸣叫。 详细释义:秋蝉的别名。见『秋蝉』条。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mt
【拼音】míngtiá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