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ǔ hāo
繁体字:牡蒿 意思:亦称“牡菣”。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全草供药用。民间用叶代茶,或燃干草驱蚊。 ▶《诗•小雅•蓼莪》“匪莪伊蔚”汉·郑玄笺:“蔚,牡菣也。” ▶孔颖达疏引三国·吴·陆玑曰:“牡蒿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牡蒿》:“《尔雅》:‘蔚,牡菣。’蒿之无子者。则牡之名以此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牡蒿》﹝集解﹞引《别录》:“牡蒿 解释:菊科。多年生草本。叶互生。秋季开花。长于山坡、荒野,广布于中国各地。全草可供药用,有清热作用。民间常以叶代茶。
造句:④治疥疮湿疹:牡蒿煎水洗患处。②治寒湿浮肿:牡蒿根一至二两。③治喉蛾:牡蒿鲜全草一至二两。另一种变型植物本犀草牡蒿 首字母缩写:mh
【拼音】mǔhā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