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疑贰

读音:yí èr

繁体字:疑貳

意思:(疑贰,疑贰)

 1.亦作“疑二”。因猜忌而生异心。
  ▶汉·刘向《上<于陵子>序》:“仲子遁上遁民,舍车而徒,砺志洁身,亡有疑二者哉。”
  ▶《三国志•吴志•朱绩传》:“孙綝秉政,大臣疑贰。”
  ▶《晋书•文帝纪》:“初,诞(诸葛诞)、钦(文钦)内不相协,及至穷蹙,转相疑贰。”
  ▶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北虏分兵助昊,则可牵其南寇

解释:1.亦作"疑二"。因猜忌而生异心。 2.指猜忌离心。 3.疑惑不定。

详细释义:因猜忌疑惑而生异心。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简文以浩有盛名,朝野推伏,故引为心膂,以抗于温,于是与桓温相疑贰。』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ye

【拼音】èr

上一篇
疑奏
下一篇
疑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