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逆虏

读音:nì lǔ

繁体字:逆虜

意思:(逆虏,逆虏)
对叛逆者的蔑称。
  ▶《后汉书•朱浮传》:“从围城而不救,放逆虏而不讨,臣诚惑之。”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康成之里,逆虏望拜;林宗之庭,莫不卑肃。”
  ▶宋·陆游《送王景文》诗:“逆虏犹遗种,皇天夺老臣。”
  ▶明·王琼《双溪杂记》:“﹝赵鑑、邓璋﹞以土鲁番书闻,且言逆虏所求不可允。”

解释:1.对叛逆者的蔑称。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nl

【拼音】

【包含逆虏的诗词】
《水调歌头·拥节出闽峤》
拥节出闽峤,易镇上岷山。
东西崄岨,分陕初不在荣观。
痛念两河未复,独作中流砥柱,屹若障狂澜。
极目神京远,百万虎貔闲。
趁良时,摅豹略,勇声欢。
风飞雷厉,威行逆虏胆生寒。
汉寝周原如旧,一扫腥膻丑类,谈笑定三关。
认取投机会,莫作等闲看。
上一篇
逆治
下一篇
逆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