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pī má
繁体字:披麻
意思: 1.见“披麻带孝”。 2.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清·龚贤《画诀》:“皴法名色甚多,惟披麻、豆瓣、小斧噼为正经。”
解释:1.见"披麻带孝"。 2.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造句: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刮涂过程中还要披麻或糊布。等披麻带孝,在灵堂嚎陶大哭。。“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 >查看更多披麻造句
首字母缩写:pm
【拼音】pīm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