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pí bì
繁体字:疲敝
英语:fatigued
意思:亦作“疲弊”。 1.困苦穷乏。 ▶《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车马不疲弊于远路。” ▶《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宪以为天下疲敝,不宜动众。”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契丹乘西鄙用兵,中国疲敝,阴谋入寇。” ▶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恭勤公》:“蜀中自金川用兵以来,府库空竭,又承福文襄王积奢侈后,徵调赋敛无艺,州郡
解释:力量消耗很大,处境十分困难旷日用兵,天下疲敝|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众将转征,疲敝于途。
详细释义:疲劳困乏。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今丞相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岂可复远征?』亦作『疲弊』。
造句:(24)罢敝:通“疲敝”,疲惫。顾十三营已疲敝,不能用其策也。绍民疲敝,无所得食,每自相并吞。【解释】敝:疲敝,累
首字母缩写:pb
【拼音】píb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