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piāo zéi
繁体字:剽賊
意思:(剽贼,剽贼)抄袭。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钱牧斋信口掎摭,谓其摹拟剽贼,同于婴儿学语。” ▶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是岂徒剽贼古人,揣句读摩音节而为之者哉!”
解释:1.抄袭。
详细释义:窃取他人财物或作品以为己有。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亦作『剽窃』。
造句:’影响剽贼,文义违反,拟议乎?故曰:“惟古于词必已出,降而不能乃剽贼。窃取,抄袭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齐州杂诗》序:“豪猾?党亦往往喜相攻
首字母缩写:pz
【拼音】piāozé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