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qì tì
繁体字:泣涕
意思: 1.眼泪。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晋·陶潜《咏贫士》之七:“年飢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2.哭泣。 ▶《荀子•大略》:“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宋·苏舜钦《答杜公书》:“设丈人有此才,逢此时,而不得此位,则某必当叹
解释:1.眼泪。 2.哭泣。
详细释义:悲伤流泪。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沾衣。』
造句:’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及别,执手泣涕,相勉以忠义。芙蓉泣涕哀求,牛王不从而走。
首字母缩写:qt
【拼音】qìtì
1、虽然他表面上泣涕如雨,其实是哀而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