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qiān shí
繁体字:愆時
意思:(愆时,愆时)失时。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文水》:“水出谒泉山之上顶,俗云‘旸雨愆时,是谒是祷’,故山得名。” ▶宋·秦观《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上凭鸿雁传,下託鲤鱼送。二物或愆时,已辱移文讼。”
解释:1.失时。
造句:二物或愆时,已辱移文讼。是以人不率化,气或堙厄,灾旱竟岁,播植愆时。”宋?苏辙《贺雪御筵谢状》之二:“伏以近自频年,每愆时雪。后高丽知此宝归我,乃上言‘本国因失此宝,风雨
首字母缩写:qs
【拼音】qiān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