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潜蟠

读音:qián pán

繁体字:潛蟠

意思:(潜蟠,潜蟠)
潜藏蟠伏。
  ▶《后汉书•张衡传》:“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淈泥而潜蟠,避害也。”亦指潜龙。
  ▶《宋史•乐志十三》:“惕厉日干干,潜蟠或跃渊。”

解释:1.潜藏蟠伏。

造句: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宋史?乐志十三》:“惕厉日乾乾,潜蟠或跃渊。?张衡传》:“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泥而潜蟠,避害也。所谓“玄龙”即龙星,玄龙之“?泥而

首字母缩写:qp

【拼音】qiánpán

【包含潜蟠的诗词】
《骊龙》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上一篇
潜踪
下一篇
潜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