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iǎn zhé
繁体字:譴謫 意思:(谴谪,谴谪)
1.贬降。 ▶《周书•李贤传》:“武成二年,除江州刺史。既被谴谪,常忧惧不得志。” ▶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陆爽以为陛下今虽容之,恐后阴加谴谪,所以反覆自陈,意在于此,不足为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天王乃降旨主断……谴谪各钦命总制所奏贬各监军,或贬为军帅,或贬为师帅。” 2.责备 解释:1.亦作"谴谪"。贬降。
2.责备。
造句:后因阿附和?得罪,屡坐事谴谪。诸州县稍不中程,谴谪立至。自“前年遭谴谪”以下为第四层。虽暂居谴谪之中,而屡被升迁之 首字母缩写:qz
【拼音】qiǎnzh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