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qū bǐ
繁体字:曲筆
英语:distortion of the facts by an official historian
意思:(曲笔,曲笔) 1.史官由于某种原因,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事情真相,谓之曲笔。 ▶《后汉书•臧洪传》:“昔晏婴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曲笔以求存,故身传图象,名垂后世。” ▶唐·刘知几《史通•曲笔》:“将作者曲笔阿时,独成光武之美;谀言媚主,用雪伯升之怨也。” ▶柳亚子《论诗六绝句》之一:“少闻曲笔《湘军志》,老负虚名太史公。”
反义词: 直笔、直书
详细释义:1.因阿谀或有所畏惧而不能据事实直书。后汉书?卷五十八?臧洪传:『南史不曲笔以求存,故身传图象,名垂后世。』2.故意曲解法律条文而下判决。北史?卷三十四?游雅传:『宣武尝敕肇有所降恕,执而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反]1.直笔、直书
造句:与旧朝之处,难免没有曲笔。曲笔这种手法,是从写史开始的。在中国古代曲笔研究上很有造诣。其印文盘曲,多为圆曲笔道。
首字母缩写:qb
【拼音】qūbǐ
1、这与古典小说家善用曲笔,着意编排曲折离奇的情节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