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攘却

读音:rǎng què

繁体字:攘卻

意思:(攘却,攘却)
I

 1.《汉书•地理志上》:“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
   ▶唐·陆贽《论边缘守备事宜状》:“有攘却之力,用和亲之谋,则示弱而劳费矣。”
   ▶宋·岳飞《奏辞检校少保第二札子》:“臣本无才术,误膺眷渥,未能攘却夷狄,扫除僭窃。”
   ▶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秦始皇攘却戎狄。”
  

解释:1.见"攘却"。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rq

【拼音】rǎngquè

【包含攘却的诗词】
《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可人而虏骑未退》
平生春日不伤春,今日逢春愁杀人。
触目旌旗非族类,无言桃李少精神。
可怜野兴牵羁兴,不分红尘杂虏尘。
直待元戎攘却后,岘山无惜领嘉宾。
上一篇
攘手
下一篇
攘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